帮助

微信加人怎样能被快速通过?8个细节聊聊社交媒体礼仪

2019-11-21 18:19 运营文档
被加的次数多了,也看到不同朋友在沟通时五花八门的姿势,其中效率差异之大,实在是令人惊讶。

 

作者:梁文斌

来源:社群那些事(ID:Wenbin-PR)

本文为作者授权鸟哥笔记发布,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。

 

这个话题,一碗梁粉以前的文章里聊过,就是这篇:《微信群里加人怎样才能被快速通过?这里有3个技巧!

 

不过,最近看到大神转发硅谷王川的微博,有感而发,再来罗嗦几句。

 

为啥想再罗嗦几句?

 

因为,经常有朋友通过一碗梁粉发布在各种自媒体上的文章,找到我的公众号,找到我的个人微信号。

 

被加的次数多了,也看到不同朋友在沟通时五花八门的姿势,其中效率差异之大,实在是令人惊讶。归结为几个问题:

 

  • 如何加别人让别人看到你的好友申请快速通过?

  • 如何在别人通过你的好友申请后,给对方留下好印象?

  • 如何通过简短的沟通后,可以交换或者拿到你想要的资源?

  • 这些并不复杂的沟通技巧,其实,很多人做不到。

 

那些正确的加人姿势

 

回到正题,来看下硅谷王川在微博上 关于社交媒体礼节的分享,我也加了些评论:


 

1  、社交媒体上正确加人的姿势:做个基本自我介绍,名字 (全名,实名,不是什么 John, Bill, 小冰之类的代号或者假名),机构,行业,所在地。自我介绍时尽量不要用一些行外人不懂的冷僻的字母缩写。 这一点 50% 以上的人都做不到。

 

【一碗梁粉】:所谓知识的诅咒,就是你以为别人知道,而别人却不知道。

更别提,有些朋友的昵称是表情符合,那么在加人的时候,会出现我是某表情符号的好友邀请。

对方如何能知道你到底是谁吗? 真的,并不是每个人都神通广大,请注明你到底是谁。

 

2 、 在没有详细自我介绍之前,不要做伸手党,不要上来就问一些你只要花五秒钟就可以提问,而对方要花五分钟来解答的问题 (诸如你觉得。。 如何如何, 你怎么看。。。 )

 

【一碗梁粉】:如何正确地问问题,永远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

所以,你经常会看到一些论坛里有这样的置顶贴,比方说CSDN论坛上的。

先把提问的技巧学好吧。

 

 

3 、 很多时候别人是否愿意用举手之劳来帮你,完全取决于你的态度,取决于你是否按照对方的角度思考。

 

【一碗梁粉】:正所谓:别人帮你,那是情分,不帮你,那是本分。

所以,不要站在冰冷的道德高地,向对方指点江山。

 

4、如果在自我介绍时,可以详细介绍你的特长,你能带来什么价值,你就超过 95%的人;

 

【一碗梁粉】比方说,在组织的各种人脉快闪群中,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格式自我介绍:

「自我介绍」参考格式:

【昵称】:

【微信ID】:

【城市】:

【擅长领域】牛逼的经历?第一桶金的故事?擅长的增长技能?亮眼的裂变数据?有意思的观点?

【希望勾搭】升级思维?找合伙人?找流量?发招聘?毛遂自荐?推广资源?找社群?

【一句话分享】一句话分享你近一年在赚钱这件事情上最大的收获或启发;

【其他想说的】任意内容

 

5  如果你事前有花时间了解对方的背景和经历,并且因地制宜地提出一些可以给对方增加价值的具体建议,那么你就轻松超过世间 99.9% 的人了, 你获得回馈的概率也就大很多。

 

【一碗梁粉】:能做到这点的人,太少太少了。。。

当然,也有可能这个你想加的人对你来说不重要,没必要花时间去做这些。。

但是,如果这个假设成立,何必要加呢。。。

 

加人通过后的8个小细节

 

另外,加人通过后,我也有8条技巧供你参考:

 

1. 不要问对方,”在?",”在不在"?

 

放心,只要腾讯不倒闭,微信在运营,一直都在的,早晚都会看到你的。

最可怕的场景是,回了一个“在”,然后又等几个小时,对方已经想不起当初为什么问你了。

要点是: 请直抒胸臆,直奔主题,简明扼要地说明你的来意。

 

2. 不要称呼对方为 ”亲“

 

我不是您的"亲",不是,不是,真不是。。。

 

3. 不要随便发语音

 

我说的是随便。

你如何知道对方是否处于方便收听语音的场景和环境下?

如果实在要语音,最好的办法是手机上装一个讯飞输入法,直接语音转换成文字。

还能帮你加上标点符号,效果杠杠滴,亲测威力无比,强烈推荐。

 

4.紧接上一条,比发语音更让人恼火的是,是直接要求语音通话

 

最尴尬的是,这个语音通话强行打断了你向老板汇报的过程。

最要命的是,如果没有接通,还会再追加几个语音通话。

是家里着火了,还是隔壁母猪下崽了?  

简称: 微信语音夺命连环call。

 

5. 请尽可能地详细提供细节

 

怎么做社群?怎么引流?怎么做公众号? 

"我想要那个资料",“就是那个资料”,"你上次分享的那个啊"。。。

要哪个资料,分享的资料千千万,你到底说哪个? 诸如类似的问题。

我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,如何知道你细腻心思的千般变化?

 

6. 请务必保持必要的礼节

 

上来顺口说声“你好”,结束了说声“谢谢”,真的不算一件要求过分的事情。

 

7. 不要寒暄过度

与上面相反的是,叫做“过度套交情”。

“久仰久仰”,“久闻大名,如雷贯耳”,“改天过来喝茶”诸如此类。。。

有事说事,敬请直奔主题。。。。

因为,改天过来喝茶,这个“改天”,一定是猴年马月。

 

8 红包依然是有效的沟通方式

 

如果是请教问题,对方也不是你老爸老妈,谁也没有义务回答你的问题。

但是如果上来就给发个红包(无论大小),对方对你的好感度会直线上升,你的问题被回答的几率也会大大提升。

这一点,咱们社群里的 钱敏知老师发挥到了极致,他管这个叫做“送礼思维”。

嗯,亲测有效,谁用谁知道。

 

回到原点思考这个问题

 

其实,上面罗嗦了这么多,落到最后,只有一个关键点:

 

换位思考,如果你是对方,发出这样的话是否会让你觉得舒服?

 


相关推荐

QQ在线咨询